今年是我踏上讲台的第19个年头,从助教逐渐成长为教授,教学效果得到了专家、同行和学生们的认可,算得上是小有收获。我2021年转岗到马克思主义学院,虽然是老教师,但的确是一名思政课教师新兵。21年秋季学期,当我第一次走上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的讲台,一节课下来我大汗淋漓,原本的那种在讲台上的自信、潇洒荡然无存。我本科学雷达,后来教电商,是第一次跨界,这一跨就是15年。现在教思政课,是又一次跨界。2021年我40周岁,到了传统意义上的人到中年,我迷茫过,彷徨过,甚至还一个人偷偷哭过。我该如何做好一名思政课教师,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很久。还记得2006年刚登上讲台时的想法是”让自己的课活下来”,现在我要依旧如此。
我们的思政课有固定套路,有课件,这恰好是”教学的危险”:如果讲的结论是既定的,那讨论的空间在哪里?如果讲的套路都是明显的,那重构的弹性在哪里?如果讲的知识都是熟悉的,那创新的动力在哪里?没有讨论,没有弹性,没有创新,我们老师就会成为孤单的”朗读者”。 所以,我开始尝试着进行创新。
一、创新教学内容,做到”人课合一”
00后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新主人,他们的思想更为开放,更注重个性发展,常常让老师们”捉摸不透”。我曾是电子商务专业负责人,做过班主任,发现其实同学们并没有那么难懂,关键是要真正做到”喜闻乐见”。 而现在的思政课比较生硬,不能”入脑入心”。”动脑才能入脑,入脑才能入心”,要”人课合一”,这就是我困惑后的第一个结论。
思政课上,我们看似在讲一个个鲜活的历史故事,但学生们真正关怀的是现在的中国。他们会产生疑问,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的能解决现实问题,成为分析问题、认识世界的工具?思政课讲什么,不取决于老师会什么,而是取决于听众,取决于这个时代,取决于思政课铸魂育人的目标。我要讲动脑、入心的思政课,它要体现理论深邃的穿透力。”生如何学,亦师应学”。我要突破自己,要和学生一起成长。针对于”原理”课的教学目标,结合地方性高校所特有的”学情、校情、地情”,对”四新”建设背景下的”原理”课教学内容进行”分类定制”,并依循”专题链—问题链—价值链”的逻辑理路对教材体系进行”二次创作”,从而深度契合应用型高校大学生”是否与我专业有关”“是否与我学业有关”“是否与我身边事有关”等知识获取的内心期待和现实需求。
二、创新教学模式,翻转”思政课堂”
“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种思想去影响另一种思想,如果你还处在想象对方想法的阶段,是不可能有效果的。”看到这句话,有一种绝处逢春的感觉。信息化时代,课堂究竟应当带给同学什么?我的体会是:”相对于知识,学习能力更为重要;相对于碎片化阅读,系统性思维更为重要。因此,我要充分尊重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兴趣,调动自主学习能力,让同学们的思维潜力彻底释放。”翻转课堂我用得比较早,从2016年开始尝试将该模式运用于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教学,整体效果还不错。从现在开始,我要翻转思政课堂,这是我的第二个计划。
在”今天为什么还要读马克思?”专题中,我身穿马面裙,以马面裙出圈走红为案例,引导学生就农村电商、乡村振兴、农村创业展开了热烈的讨论,思政课堂由”一人讲”变为”人人讲、有场景”的思政”剧场”,为新时代大学生”讲‘活’马克思”。我激励同学们多利用专业所长,将思政学习与专业学习相结合,实现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标。希望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、树立远大抱负,把握使命、勇于担当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贡献青年力量。在思政课上,我不再是孤单的”朗读者”,将思政课变成了”我们大家的课”。
三、创新教学场景,实现”协同思政”
“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人、怎样培养人”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,站在思想阵地最前线的思政课,则是探索新路的先锋军。传统思政课教学场景单一,时间和空间比较固定,未能整合课内课外、校内校外、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的教学资源,没能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”高质量融合”,难以与其他各种育人场景形成”立体化的协同效应”。那就把之前积累的资源用起来,我要尝试”大思政课”,这是我要做的第三件事情。
以”协同思政”提升教学场景的”联动性”,破解”与学生日常生活实践耦合度不高”的问题。我尝试运用学校校史馆、社团活动场地等场所,开展大学生辩论赛、革命诗歌朗诵、红色经典电影赏析会等活动,为学生提供情景式学习体验;发挥社会实践大课堂的育人作用,通过创新创业、大学生”三下乡”等社会实践,引导青年学生在在乡村的美好热土、社会的大熔炉锤炼意志,坚定理想信念;推动”线上线下”互通互享,构建多层次、立体化的网络思政育人局面。
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,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。教学本身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,我将继续在教书育人这条道路上前行。